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的决策部署,规范开展金融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工作,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秩序,金融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顶层设计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按照分批次研究制定授权事项清单的工作机制,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拓展粤港澳合作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方面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更好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和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提供范例。
为推动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落实落细,5月30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发布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的通知》(粤市监〔2025〕23号),首次发布103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汇总全省银行、保险机构的最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明确产品名称、额度、期限、费用、特点和申请流程等要素,为各类创新主体选择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提供便利,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多元化、精准化融资需求,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及时雨”助力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249.73亿元,同比增长36.14%。
深圳毗邻香港,跨境投资活动相对活跃,近期发现部分投资者对跨境投资风险认识不足、参与不合法交易、陷入跨境投资新骗局造成投资损失,需高度警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等部委关于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的具体安排,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丰富知识产权金融产品,促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量,省市场监管局、广东金融监管局、深圳金融监管局广泛征集全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金融产品,汇总形成广东省(除深圳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产品清单(2025年版)(见附件1)和深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2025年版)(见附件2),现予以公开发布。
近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九部门印发《关于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支持打造“数字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金融特色应用场景、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等方面明确了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施工图”。
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青年反诈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党委委员、副行长陶玲宣布反诈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并向青年志愿者授旗。
深圳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面向军民融合小微企业推出专属金融产品“深融贷”,充分运用应收账款、特种资质、专利储备和专项补贴等信息,优化信贷审批模型,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有效破解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25年5月19日,“深融贷”已向辖内30家军民融合小微企业客户发放贷款1.3亿元,平均利率3.05%。
为规范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息披露行为,推动同类业务实施统一监管标准,强化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金融监管总局起草了《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24〕31号)要求,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支持我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现制定以下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