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南沙挂牌,涵盖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三大片区,总面积达116.2平方公里,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2025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立足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稳步落实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各项措施,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日益丰富 2015年12月,广东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正式发布,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化以粤港澳合作为重点的金融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先后制定并发布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实施细则,推动“金改30条”落实落细,取得了一批具有开创性、时效性的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在跨境人民币创新方面,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并被推广复制到全国,大力支持区内企业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助力提升统筹配置境内外资金能力。截至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广东自贸试验区跨境资金往来的主要货币。在外汇管理改革方面,简化外汇资金池管理以支持中小型跨国公司对境内外成员企业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开展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等业务试点,并优化贸易外汇登记、落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有效简化了企业外汇业务申办流程,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 2019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相继出台,对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扩大金融开放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在广东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的经验成果基础上,“大湾区金融30条”“横琴金融30条”“南沙金融30条”等国家层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和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金融专项政策相继推出,按照“远近结合、民生优先、循序渐进、防控风险”的工作思路,对前期改革创新政策进行推广和深化。这些政策都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特色,支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并深入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南沙新区等重要平台建设,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在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服务区内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便利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先后出台多项贸易投资便利化举措,构建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简化跨境结算流程,优化跨境投融资管理,率先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落地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试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这些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跨境资金运作效率,为广东自贸试验区营造了更加优良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探索了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推进南沙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为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便利企业合规办理跨境贸易投资业务,在广州南沙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实施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13项措施,支持南沙进一步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截至2025年6月末,已有14家银行完成试点备案,认定南沙优质企业67家,累计办理试点业务3万余笔,金额折合574.6亿美元,试点政策为企业带来较大便利,有效降低业务成本、显著提升效率,得到银行企业一致好评。 近年来,外汇市场双向波动加剧,境内外市场价差窗口频现,出口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对关税冲击、全球经济下行的外部环境,对汇率的敏感性和重视度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指导商业银行充分用好FT账户优势,更好助力企业提高出口收益,降本增效。在广州南沙临港工业区,某船舶制造龙头企业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正沿着海岸线铺展开来。该公司目前手持订单金额已突破数百亿元,各厂区的生产线均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交船计划最远已排至2029年。因船舶制造业的账期较长,普遍需要2-5年,汇率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愈发明显。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困境后,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积极为企业分析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FT业务的离岸结汇价格优势,为其提供在FT账户进行远期结汇的方案,汇率优于境内远结汇率约250BP,最终落地远期结汇6400万美元,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 自2024年10月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平台)上线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积极推广应用,促进资金流信用信息应用深度融入企业信贷业务场景,助力自贸区企业更便利、高效获得贷款,为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广州华粤科技有限公司是南沙一家专注于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因开发固态和液态样本自动实验室产品线需要高额资金投入,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招商银行广州分行迅速响应,为其量身定制“资金流+科创快贷”信贷方案。经企业授权后查询资金流信用报告,并将资金流信息和企业财务数据交叉分析,验证其上下游交易真实性,很快便为其发放了1000万元授信额度,整体审批时间缩短70%。 大力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落实落细“横琴金融30条”,推进琴澳两地融合发展,为两地企业和居民带来多领域实际便利。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基础上,立足横琴地处双循环“交汇处”和封关运作的背景,改造建成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建立“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的资金划转规则,支持金融机构为横琴企业级个人提供资金结算、汇兑、投融资等集成式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为横琴深合区内企业开立511个账户、办理资金汇划1492.65亿元。 推出粤澳跨境数据验证服务,构建起跨境数据可流动的“数字桥梁”,深度融合粤澳两地资信信息,丰富客户信用维度,助力金融机构构建更加有效的信用评估模型,满足在粤澳门客户的融资需求。横琴深合区内的澳门居民和澳门投资企业深有体会。在横琴创业的澳门居民陈先生因商业项目需要资金周转,向中国工商银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行申请个人信用贷款,并授权调取其在工银澳门的个人资信报告。中国工商银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行通过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验证陈先生在澳门的个人资信报告,成功完成300万元的信用贷款审批和发放。全流程线上操作提高了客户业务办理实效,降低居民和企业的“脚底成本”,解决了客户跨境“数据难认、资产难用”的痛点。 |